close


元智大學

研究所和大學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要自己找指導教授,找到好的教授,兩年過的輕鬆愉快幸福又美滿。

找到不好的教授,就是接受兩年的精神虐待和抗壓性訓練。

找到認真的教授,恭喜你,你將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碩士………只要能順利畢業。

我自身是五專畢業,
除了補習班教到的東西之外,
任何資工研究所需要的知識基礎都趨近於零,
也因此,
在高分錄取之後,
馬上在找指導教授時遇上困難。

連續兩週,
幾乎每天花四個小時的時間往返內壢,
幾乎找遍了所有系上的教授,
越找越是挫折,
甚至一度想要放棄:

『若兩年的時間和金錢的投入只換來一張名不符實的文憑,
那我不如認份的工作存錢還比較有意義。』

對這種想法,
不止當初不贊同我考碩士的女朋友反對,我媽更是是抓狂,
我舅舅則給我另一個思考方向:

 

『還好你只考上元智。』

『程度的落差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若是你考上第一線的國立大學,
這種狀況只會更嚴重。』

『反正最後學校一定會硬塞一個教授給你。』

『文憑拿到了才有努力和再學習的機會,
不要想光靠這兩年就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科技人才』

同時也舉了一些他自己『只恨沒有一張文憑』的經驗。

 

嗯…………

 

在這時候放棄,似乎是太早了點。

這不是抉擇,而是逃避

顯然,抗壓性還有待加強。

 

一念至此,
經過了一開始的緊張和挫折,
再一次去找指導教授,
感覺自己的心態變的無所謂、順其自然,
但反而更積極而有自信,
甚至能夠對教授的研究發表疑問並………………單方面的聽他講解,
最後,也終於順利的找到了我有興趣,而且願意收我的指導教授。

回想起來,

其實我找過的各個教授都並沒有明確的拒絕我,
只是當我自己都在徬徨,猶豫不決的時候,
又有誰能替我做決定?

不管當初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決定念研究所,
有沒有仔細評估、想清楚前因後果,
最終下決定的都是我自己,
後果,
也該由我自己來承擔。

面對未知,
不只是研究生的工作,
也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擔當!

 

一直自認為很獨立…

顯然,
這只是自我催眠。

快三十歲了卻還是家裡的負擔。

除了專業知識…

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哈囉,元智。

哈囉,研究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iw 的頭像
kaiw

KKK~的K

kai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