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為「0距離透視術」,副標題則為「這樣看人就對了」,中文版的出版商應該是把這本書歸類在「職場人際」的類別吧?不過比起「看人、識人」,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重點是在於「看自己、認識自己」。

 

這本書日文原名為

「人生test,驅使人行動的4種力量」

 

這四種力量是指,能夠讓不同類型的人有幸福感的四個根本欲求,而依照欲求的不同,可以將人分成四種類型:

 

  1.追求高人一等的軍官型

  2.追求人望的王者型

  3.追求未知領域的學者型

  4.追求自我原則的職人型(原譯為技術者,感覺好像不全然對)

 

每種類型隨著程度高低又可分為4個階段:

 

   軍官型:
    1.愛說人壞話(自我感覺良好);2.跟屁蟲(服從強者);
    3.菁英(追求更高的地位);4.獨裁者

   王者型:
    1.愛哭鬼(爭取同情);2.搗蛋鬼(爭取注意);
    3.首領(有能力帶動團體);4.真正的王者

   學者型:
    1.故作不知(裝死,大反擊);2.萬事通(碎碎念);
    3.知識份子(專家);4.指導者(釋迦摩尼!?)

   職人型:
    1.懶惰鬼(活在自己的世界裡);2.頑固者(固執不通);
    3.藝術家(不勉強別人的頑固者);4.聖人(耶穌!?)

 

不同類型的人會有各自讓自己感到幸或不幸的因素,但大體而言,能滿足根本欲求,才能真正有幸福的感覺,反之,若是努力方向不對,所得的成果無法滿足根本欲求,則付出再多的努力也無法感到快樂,若不改變努力方向而只是想著要「更努力」,最後只會陷入自我厭惡的無限惡性循環。

 

這四類型的人會彼此產生憧憬,並可能因此去追求不適合自己的表現,而產生自卑感,例如軍官型的人會憧憬學者型,希望「不在乎外界評價,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活」;

可是由於軍官型的人最終在乎的永遠是社會的評價,也因此軍官型的人根本不可能違反社會價值觀去「活得更像自己」,更正確的說,軍官型的人要活得更像自己,就只能遵循社會價值觀,不斷戰勝、不斷超越,維持符合社會價值觀的優越地位;

 

同樣的,學者永遠無法像職人那樣專心致力於一件事物幾十年;

職人永遠無法像王者那樣製造歡樂帶動周圍的氣氛,並成為人際互動的焦點;

王者則永遠無法像軍官那樣不顧一切追求勝利與強勢,即使受人厭惡、中傷也在所不惜;

 

這四種欲求不只是所謂「真正需要的東西」,也等於是一種現實能力上的限制,與其免強自己去做不適合自己的事以克服因憧憬而產生的自卑感,不如老老實實的認清自己的根本欲求,才是獲得幸福的唯一途徑。

 

---------------------------------------------------------------------------------------------

 

書中有附一個性向測驗,可以協助讀者判斷自己是屬於哪一種類型,作者註明測驗出來的結果可能會和對自己的認定不同;

我測驗的結果是學者型,在測驗之前我則認為我是屬於職人型,一開始還不相信,看書看到後面倒覺得學者型的結果是有道理的;

 

書裡也提到,每個類型的人都會另外有些許其他兩種類型的欲求,例如我是學者型,但我同時也會爭強好勝,也會喜歡龜毛的要求事事依自己的原則,

欲求高人一等,往好處想是有才幹、在乎的事情比別人多,往壞處想則是貪得無厭;要滿足高人一等的欲求,也就需要高人一等的能力和意志,妥善的分配僅有的資源,和認真努力一樣重要。

 

此外,照書裡的分類,學者和王者是屬於「互相無法理解」的兩個類型,以及,學者型在狀況順利的時候,會慢慢有職人型的傾向,不順的時候,則會有軍官型的傾向,

 

這意味著,學者型的我,想在人際上有個飛揚的表現,妄想滴!

 

這本書的內容我還蠻認同的。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iw 的頭像
kaiw

KKK~的K

kai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